答:将白及块茎分成单个,用水洗去泥土,剥去粗皮,置开水锅内煮或烫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冷却,去掉须根,晒或烘至全干。放撞笼里,撞去未尽粗皮与须根,使之成为光滑、洁白的半透明体,筛去灰渣即可。也可趁鲜切片,干燥即可。
白芨种植两三年后,到第四年9~10月份地上茎枯萎后,就可以采挖块茎。这时,地下已形成十个左右的块茎,抱团生长在一起,若采收太迟,个体会发育不良[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因此要适时收获。采挖时,将地面枯死的茎叶及杂质烂草彻底清除,收获块茎后去掉块茎上的须根、泥土,等待加工。加工时将块茎摘下分开,先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子用,然后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洗净泥土捞出,用脚踩掉粗皮,洗净,放到开水中煮5~10分钟,当块茎内没有白心时,捞出晾晒烘干,再清除杂质即可。一般每亩采收鲜品700~1 000千克,可加工150~250千克。以个头大、饱满光润、色泽白亮、半透明、质地坚实为优质品。
8u58药材网 / 2019-07-09 09:59:32
白芨药材生长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施肥,以下几种肥料应谨慎施用:含有毒害作用的肥料、含有害离子的肥料、具有腐蚀作用的肥料。
白及喜欢温暖气候,但在高温闷热环境下不利于生长,温度在10℃以下时会停止生长。不能在阳光直射下种植,否则叶片很容易受到灼伤,从而出现变黄、脱落的现象。宜在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粘性土壤里生长,ph值最好在6.5-7.5之间。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
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白芨种子一般在9-11月初进行播种。先用含有紫萁小菇、石斛小菇、开唇小菇的水溶液喷施于白芨的成熟种子上。处理过的白芨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大约40天白芨种子就能萌芽。
白芨属野生三类小药材,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资源正在逐步枯竭,供求矛盾和价格的逐步攀升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芨的种植前景和种植效益吧!
由于白及生长缓慢,需肥量较少,多采用薄肥勤施方法进行。在每年的春秋二季,是白及生长比较旺盛的时候,施肥间隔要缩短,夏秋季则延长或不施。春季土壤施肥间隔15天一次,叶面施肥15-20天一次,可两种肥交叉开,即每月施3-4次肥,每次间隔10天。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