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白芨在我国的自然分布水平范围跨度较大,地理坐标在北纬18.23~35.30和东经75.18~123.00之间,原产地大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陕西、甘肃等地,因此其为广域分布种。由于长期的野生白芨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人们盲目的挖采,分布范围有所减小,但在四川、贵州、湖南、安徽、云南等分布较多,并相对稳定。
白芨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其上有多个同心环形叶痕,似“鸡眼”,又像“螺丝”[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叶3~6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鞘状抱茎。初夏开花,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其中一较大者形如唇状,倒卵长圆形,3浅裂。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
8u58药材网 / 2019-09-27 14:53:48
白及喜欢温暖气候,但在高温闷热环境下不利于生长,温度在10℃以下时会停止生长。不能在阳光直射下种植,否则叶片很容易受到灼伤,从而出现变黄、脱落的现象。宜在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粘性土壤里生长,ph值最好在6.5-7.5之间。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
白芨药材生长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施肥,以下几种肥料应谨慎施用:含有毒害作用的肥料、含有害离子的肥料、具有腐蚀作用的肥料。
种植白芨一亩地需要8000~10000株苗,因为每块地的地势不同,坡地是倾斜的,一般有效种植面积会比较小,只能种植8000株左右;平地有效使用面积大,一般可以种植10000株。
白及常见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是白芨的大敌,食害假鳞茎、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死苗,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啦啦蛄)、蛴螬(金龟子)、金针虫(叩头虫)和地老虎(截虫)。
白芨作用收敛性止血方法,消炎拨毒因而对您的病症是能够医治的中医学觉得,白芨归经苦、涩、寒,质粘而涩,入肺、胃、肝经,作用收敛性止血方法,消炎拨毒因而对您的病症是能够医治的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