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白芷出苗后苗高4~7厘米时进行间苗,通常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合理追肥是提高白芷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白芷播种后的翌年5~6月,有少数植株生长过旺,会抽薹开花,应及时拔除,苗期也应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出现黄叶,产生较多侧根。
白芷的田间管理技术
1、间苗
白芷出苗后苗高4~7厘米时进行间苗,可进行1~2次,穴播留苗5~8株、条播每隔7~10厘米留苗1株,选叶柄青紫色或植株基部扁形的壮苗,凡是叶柄为青白色或黄绿色,叶片集中在上部生长过旺的幼苗应一律拔除。在翌年早春2月下旬进行定苗,穴播每穴定苗3株,条播株距10~15厘米留1株。按拔大留小的原则定苗,避免植株生长过旺抽薹开花。留苗时应成三角形或梅花形,以利通风透光。
2、中耕除草
通常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苗期宜用手拔除杂草或浅锄,定苗后中耕除草视土壤的板结和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中耕松土时要小心不要伤其主根,以避免分叉生长不良。
3、追肥
合理追肥是提高白芷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一般追肥4次,1~2次,结合间苗进行,每次每亩施稀薄人畜粪水1500千克;第3次在定苗后,每亩施人畜粪水2500~3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第4次在清明前后,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千克[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施后再在株间撒草木灰150千克,施后培土。追肥应掌握当年少施以防徒长早薹,翌年宜多施,辅以磷钾肥,促使根部长得粗壮。
4、拔除抽薹苗
白芷播种后的翌年5~6月,有少数植株生长过旺,会抽薹开花,应及时拔除,因白芷抽薹开花后根部会空心腐烂,不能供药用,所结的种子也不宜作种,因此发现抽苔植株,及时拔除,减少与其他植株争夺水分和养分。
5、排灌水
白芷喜水,但怕积水。播种后,如土壤过干燥,应立即浇水,以后如无雨天,每职几天就应浇水1次,保持幼苗出土前厢面湿润,有利于出苗。苗期也应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出现黄叶,产生较多侧根。幼苗越冬前要浇透水1次,翌年春季以后可配合追肥,适时浇灌,尤其是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雨季应及时开沟排除田间积水,以防烂根及病害发生。
8u58药材网 / 2020-03-06 11:07:01
去除色斑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根据自身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来判断自己需要哪种祛斑方式和祛斑产品。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
白芷种植前要处理地下害虫吗?白芷种植前要处理地下害虫的。处理方法分为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化学防治三种。
白芷一亩地种植多少株最适合?白芷种植主要以撒播为主,每亩用种4~5公斤。每公斤70元左右,白芷每亩的种子成本在200~400元之间。
白芷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药材,在神农百草经中就有白芷的记载。白芷对很多疾病,内科、外科、妇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随着中药材中硫磺的限制使用,白芷这种中药材开始迅速崛起。
白芷喜欢温和、湿润气候及阳光充足,怕高温,耐寒。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幅度较大。种子在恒温条件下发芽率较低,在变温的条件下则发芽较好,并以10~30℃变温为佳。幼苗能忍耐零下6~8℃,气温在5~25℃均能正常生长。
白芷不适宜夏季种植,白芷正常的生长温度在15-30度左右,夏季通常温度都在30度以上,不利白芷生长。白芷以秋播为好(8月上旬至9月初播种),秋播时间不能过早过迟,最早不能早于处暑,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其根不能作药用,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因秋分后雨量渐少,而气温转低,白芷播后长久不能发芽,影响生长与产量。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