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疫病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于中午高温天气则失水萎垂,早晚仍可恢复,至后期整株叶片萎垂且不恢复,并从基部开始腐烂。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减产。
丹参疫病症状
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于中午高温天气则失水萎垂,早晚仍可恢复,至后期整株叶片萎垂且不恢复,并从基部开始腐烂。挖出地下部,可见植株的主根表皮水渍状,稍变为淡黄色;剥开表皮,可见髓部完全腐烂,腐烂的髓部颜色不变,稍有臭味,呈湿腐状。此类型病害的扩展速度较快,一般染病植株在1—2周内可造成死亡。土壤潮湿时,栽苗后不久便可发生,蔓延很快,根部可断续产生白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
丹参疫病病原
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V8汁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体稀疏,淡色,分枝较少,幼菌丝无色,无隔,较细,宽2—4μm。老龄菌丝较粗,略呈浅黄色,后期可出现稀疏的隔膜,宽5—6μm,分枝呈直角状;孢子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合轴分枝,孢子囊顶生或间生,数量较多,未见层出现象;孢子囊洋梨形或近球形,大小为20一34×18—28(μm),长宽比值l一1.2,孢子囊乳突明显或不明显,单个或双个,尤以间生孢子囊具双乳突为多见,乳突高0.5—6μm,宽3.5—6μm,成熟孢子囊易脱落,基部近圆形,不具柄或具柄,柄长0.5—3μm,孢子囊在水中易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休止时近球形。同宗配合,藏卵器数量多,球形,淡黄色,表面不光滑,直径18—26(21)μm,雄器棍棒形,大都同丝生,侧生,较小,6—10×4—7(μm);卵孢子球形,淡黄色,近满器,直径14—20μm,壁厚1.5—4μm。生长最适温度23—28℃,不形成厚壁孢子。在CMA及PSA上,菌丝体繁盛,可形成孢子囊及藏卵器、雄器,但变异大。
丹参疫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丹参上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遇高温高湿条件2—3天出现病斑,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病菌以两种方式产生孢子囊:
1、从气孔抽出较短的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
2、由气孔抽出菌丝,菌丝分枝,在分枝上长出菌丝状孢子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在叶面上静止2小时后萌发或孢子囊直接萌发长出芽管,开始从气孔保卫细胞间隙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间和细胞内扩散,也有从气孔伸出菌丝,再从气孔侵入或在叶面上扩展蔓延,经几天潜育即显症。该病发生轻重与当年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关。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病害重。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生产上连作或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丹参疫病的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可减少与病菌接触,如能采用地膜覆盖,效果更好。
3、加强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
4、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m2 喷对好的药液50L,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2—3次。
8u58药材网 / 2019-01-17 10:19:56
丹参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过砂的土壤易干旱,过黏的土壤,植株根系发育差,排水不良,易烂根。忌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传统经验认为,以红棕色、紫色或黄色的土壤栽培较好,根皮色泽鲜红,品质佳。黑色土壤栽培,根皮色泽暗红,品质次。土壤肥力以中等为宜,如种植在高肥力的菜园土中,则枝叶繁茂徒长,而根条色泽不鲜艳且不粗壮。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土壤酸碱度从微酸性至微碱性都可生长。四川中江县的经验是以肥沃的细砂潮田种植丹参最好,粗砂潮田次之,坡地、瘦瘠和黏性强的土地均差。
丹参以分根、芦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产量最高为芦头繁殖,分根次之,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产量多数只能达250公斤为高产。
丹参的亩产量在300-400公斤。将根挖起除去泥土、根须后晒干。根采回后晒至5~6成干,把一株株的根捏拢,再晒8~9成干又捏一次,把须根全部捏断晒干即成。
三七粉、丹参粉都是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非常高的中药材,那么三七粉和丹参粉能不能一起吃?田七粉和丹参粉一起吃有什么作用?8u58药材网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野生、家种都有。野生的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西、山东、湖北、湖南、辽宁、江苏、江西、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家种丹参主要分布在河北、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主产于河北安国、抚宁等7县,天津蓟县,辽宁大连、新金等县市,上海崇明,江苏射阳、兴化等县。浙江嵊县、三门、宁海,安徽亳县、太和。山东莒县、平邑等县河南蒿县、卢氏等县湖北英山、罗田等县陕西洛南、商州甘肃康县、和政。四川中江、成都。云南丽江、永胜等县。
丹参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沟边、路旁或林边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繁殖方法分为种子、分根、芦头或扦插繁殖,以芦头作繁殖材料产量最高,其次是分根繁殖。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