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麦冬,为大宗常用中药,使用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能。驰誉国内外,深为广大医生、患者所喜爱。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 pogon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块根。主产四川绵阳,浙江慈溪、杭州等地。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生长环境】家种麦冬多栽培于海拔400m左右,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坝地。它要求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荫蔽度大的生态条件,能耐寒。每年11月和12月块根生长发育迅速。四川麦冬栽种后第2年4月上中旬收获,浙江麦冬一般栽后第3年立夏至芒种期间收获,历时1~2周年。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麦冬适宜于肥沃沙质壤土。在种植前要犁地及耙地各3次,必须做到深耕细耙,并拣净土中的石子、杂草等;然后使犁耙过疏松的田地,经太阳晒过几天,使之充分干燥(若潮湿,容易烂根),再下基肥,每667㎡施2500~3000kg干粪,或1500~2000kg腐熟堆肥(草皮、草木灰、渣滓粪),这时再进行犁地1次,耙平后即准备下种。
2、选种栽种:麦冬是用分株法繁殖。在清明后将麦冬挖出,摘掉块根,选择颜色深绿健壮的苗子,切去须根(以现出根蔸的白心为止)作种,每667㎡地约需种苗600kg。行距7~12cm,株距7~9cm进行定植,每穴内栽3~5株。栽种时必须在晴天,先用砌刀开沟,沟深3.5cm(过深苗心会被泥土压倒,过浅苗子容易倒伏)。栽苗时,苗子必须靠沟壁垂直,下端不能弯曲;如苗子下端弯曲,则靠沟壁一端的须根不能向泥土上生长,不长块根,就会大大减低产量。栽后用钉耙壅土,然后用条助推压1次,并用脚在两边行子中踩1~2次,使泥土略压紧,苗子才能直立稳固。通常每隔2行,添种玉蜀黍1行,一般经验,可增收玉蜀黍而不影响麦冬的生长。
【栽培管理】
1、灌水:麦冬需要充足的水分,在阴天或小雨天栽的麦冬,可隔2~3天后灌水,如栽后第2天是晴天,当日傍晚即要灌水,使泥土与苗蔸充分结合,迅速生长幼根。如栽后灌水过迟,苗子得不到充分的水分,部分苗子就会枯死,以后虽可补栽新苗,但时间过迟,也会影响产量。
2、除草追肥:麦冬定植后(栽后5~10月)除草1~2次,立冬以后就不能下地扯草,要到次年立春后再扯草1次。除草后即行追肥2~3次,第1次在小暑与大暑间,施猪粪尿2000~2500kg,每100kg对水200~250kg,然后用草木灰100~150kg,均匀地撒在行子中间。第2次追肥在立秋前7~8天,施猪粪尿1500~2500kg,每100kg对水200~250kg,加油枯40kg,撒草木灰100~150kg,第3次追肥在立冬前,施猪粪尿1500~2500kg,每100kg对水200~250kg,撒草木灰100~150kg。施肥时不能用过多氮肥,否则麦冬苗子生长过旺,形成徒长,使得块根生长不发达,产量低,并易遭霜冻危害。
3、防治病虫害:
(1)病害:
①黑斑病:危害叶片。病菌在种苗上越冬[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次年4月中旬开始危害,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发病很快,病株成片枯死。防治方法:选用叶片青翠、健壮无病种苗;发病初期,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每667㎡撒草木灰100kg;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苗5分钟,或大面积喷雾。浙江产区发病严重时,割去发病植株地上部分,使之重新抽苗。
②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水旱轮作,并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土壤消毒;
(2)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为害根茎。防治方法:与水稻轮作;经水淹田一季害虫可全部消灭,或以农药用常规方法毒杀。
【收获与加工】
1、采收:四川麦冬于栽种后第2年4月上、下旬收获。选晴天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抖去根部泥土,用刀切块根。
浙江麦冬一般栽后第3年于立夏至芒种期间收获。选晴天逐丛深挖,整丛挖起,敲去泥土,用刀切下连须麦冬。
2、加工:四川和浙江加工麦冬的方法略有不同,现分述如下。
(1)四川:将连须麦冬放人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踩淘,洗净泥沙,摊于晒席上暴晒,待水气干后,用手轻轻搓揉,称为“短水”。搓揉不宜用力过大,以免搓破块根表皮,造成“油子”,影响质量。搓后再晒,反复4次或5次。待干燥后,在地上挖一道沟,中间深,两头浅,沟内垫席子,把麦冬倒人中部,用脚蹬擦,使须根断落,体光洁而柔润,然后,用筛子或风车除去根须和杂质,即为净麦冬。
(2)浙江:将连须麦冬置清水中淘洗干净,摊放芦帘或竹垫上暴晒。第1次晒3~5天后堆积2~3天,使块根中的水分向根须渗出。第2次再晒3~5天(以小堆晒为宜),并经常翻动,使之均匀干燥,不致晒僵,后再堆放3~5天。第3次晒4天或5天,再堆放3~5天,使麦冬干燥度达80%左右。“三晒三堆”的目的是使麦冬失水缓慢,根须中的有效成分逐步转至块根中,并使块根皱纹细,折干率高、质量好。经过“三晒三堆”的麦冬,先用剪刀剪去两端根须0.5cm左右,俗称“毛麦冬”,再晒至全干,剪去毛麦冬两端须根,俗称“笃落须”。然后按规格成庄。
【药材形状】
1、杭麦冬:块根呈纺锤形,略扁而稍扭曲,长1~3cm,直径3~6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半透明。未干透的质较柔韧,干后则坚硬,断面牙白色,角质状,中柱心细小,湿润后可抽出。气微香,味甘微苦,嚼之发黏。
2、川麦冬:块根较瘦长,中部不甚肥满。表面呈牙白色或灰白色。新产者质较软,干后质不甚坚。香气较弱,味甘微苦而较淡,嚼之不发黏,糖性较杭麦冬小。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太子参和麦冬煲汤孩子它们是可以一起喝的哟,它们是不会发生食物相克的情况的呢,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在保证干净卫生的情况下,适量喝,不要过量,就可以放心喝。
麦冬什么时间采收?麦冬在栽后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采收。选晴天,用锄或犁耕翻23-26厘米,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后抖落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入箩筐中,置于流水中,用脚踩淘洗,洗净泥沙,运回加工。
枸杞子,入肝肾经,长于滋肾精,补肝血,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成人一般一日用量为6~12g;麦冬归心、肺、肾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阴虚劳嗽,胃阴不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等,成人一般一日用量为6~12g;黄芪归脾肺经,生黄芪长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地主要分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四川等地,代表产品有浙麦冬和川麦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麦冬的产地分布吧!
麦冬在各地收获年限不同,四川在栽后第二年4月中下旬(清明至谷雨)收获。浙江在第三年或第四年的5月收获。5月(立夏后)收获,产量虽略有提高,但不能按季节栽苗,对下一季麦冬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四川产区收获麦冬要求在4月下旬前完成。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