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蝼蛄终生在土中生活,是幼树和苗木根部的重要害虫,以成虫或若虫咬食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幼茎,使之呈不整齐的丝状残缺;也常食害新播和刚发芽的种子。还会在土壤表层开掘纵横交错的隧道,使幼苗须根与土壤脱离枯萎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在我国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两种,即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生活习性:华北蝼蛄约需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若虫在60厘米以下的土壤深层
蝼蛄的成虫及幼虫。蝼蛄常以天麻的块茎及花茎为食,对天麻生产为害较大。若发现栽培场有蝼蛄为害要及时防治。防治措施①利用蝼蛄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人工诱杀。②毒饵诱杀。以90%的敌百虫0.15kg,加水稀释30倍,与5kg煮到半熟的谷秕子或5kg炒香的麸皮、豆饼、棉籽饼等混合即为毒饵。在无风闷热的傍晚,将毒饵加水1.5倍,撒于蝼蛄活动之处即可。
华北蝼蛄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45~50毫米,最长可达66毫米,头宽9毫米;雄虫体长39~45毫米,头宽5.5毫米。体黑褐色密披细毛,腹部圆筒形。卵:椭圆形,初产时1.6~1.8毫米长,宽1.3~1.4毫米,以后逐渐膨大,卵孵化前长2.4~3.0毫米,宽1.5~1.7毫米,卵初产黄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深灰色。若虫:初孵化若虫,全身乳白色,复眼淡红色,以
蝼蛄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昆虫,又叫土狗子,一般多叫它拉拉蛄、地拉蛄。身形长长的,肚子圆圆的非常软,经常在夜间地头出没。那蝼蛄喜欢吃什么食物?可以食用吗?怎么养殖?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拉拉蛄、地拉蛄(东北),田小狗(江浙),土地狗儿(苏中一带),亦称为剪绺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蝼蛄价格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