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山茱萸亩产干货在120-250公斤左右,树龄在10-15年以下者产量极低,16-50年进入结果盛期。果实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当果皮由青色变为鲜红色时,即可采收。一般认为,经霜打后质量最佳,故可在霜降至冬至采收。
山茱萸田间管理
1、扩穴培土
山茱萸定植后需及时扩大培土、树盘,熟化土壤,为根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幼树前几年的植穴外深度为30-40cm时扩穴改土
2、合理间种
在定植后的3-4年,利用株行距间的空隙套种矮杆农作物、绿肥作物或其它草本药材。
3、中耕除草
在前三年根据山茱萸生长具体情况进行2-3次的中耕除草,需注意在进行中耕除草是要避免对幼树和根系造成伤害。
4、适时施肥
根据山茱萸具体生长情况进行适期、合理的施肥,施肥时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土壤施肥与叶面喷肥配合施用。
5、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好处: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调节树体平衡[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有利于山茱萸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
6、适时疏花
山茱萸开花量大,因此营养消耗多,会降低座果率,并且会使得山茱萸出现大小年现象,因此在山茱萸结果大年,及时剪除季重截枝,控制花量,在三月份开花时进行疏花。
7、合理灌溉
在山茱萸定植后、成树开花、幼果期、干旱天气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幼苗成活,避免干旱造成山茱萸落花落果。
8u58药材网 / 2019-08-21 12:31:42
要保证山茱萸种子的发芽率首先要选取质量上乘,颗粒饱满的山茱萸种子,其次就是选择阳光充足,排水系统良好的土地播种,最后就是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预防。
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树高3米至5米,花期2月下旬至4月上旬,先花后叶,果实9月至10月成熟,成熟时一般呈红色,少数品种为青白色。山茱萸在土壤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pH值在5.0至6.5之间的沙质壤土生长最好。山茱萸比较耐阴但又喜欢充足的光照,可在阴坡和半阴坡种植,在高海拔地区可选择阳坡种植。海拔高度宜在250-800米。
山茱萸是历代医学所喜用的一种药材,在四川有引种栽培,危害山茱萸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等,危害山茱萸的害虫主要有绿尾大蚕蛾、大蓑蛾、山茱萸蛀果蛾、黄刺蛾、木尺蠖、绿腿腹露蝗、大青叶蝉、小绿叶蝉、斑衣蜡蝉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山茱萸分布在北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以海拔600~800米的丘陵地区 分布最多。喜温暖气候,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要求平均气温为5℃~16℃。花期怕低温,授粉的最适宜温度为12℃左右,若温度低于5℃则会受冻,这是山茱萸减产的主要原因。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干旱,高海拔地区冬季严寒和春季的晚霜,往往是限制山茱萸栽培的因素。
山茱萸别名药枣、萸肉、枣皮。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主产于浙江。分布于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省。伏牛山区、天日山区和秦岭分布较集中。垂直分布范围250~1300米,但以海拔600~900米之间的生长发育最好。
灰色膏药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引起的枝干病害,多在成年山茱萸上发生,枝干发病时,真菌菌丝在皮层上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厚膜,呈膏药状。成年植株枝条受害后,树势衰弱,严重的不开花结果,甚至枯死。此病通常是以介壳虫为传播媒介。凡郁闭潮湿的地方,树势长势差时发病严重。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