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卵叶蚂蟥或水蛭的干燥体。
【药材历史考证】
本品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云:“此物有草蛭、水蛭。大者长尺,名马蛭,一名马蜞,并能咂牛、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本草衍义》曰:“大者京师又谓之马鳖,腹黄者为马蟥。”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古代药用水蛭并非一种,与现代药用水蛭基本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
1.蚂蟥体型特大,略呈纺锤形,扁平,成体长60~120mm,宽13~40mm。背面凸,腹面平,前端尖细,后端钝圆。背面黑绿色,有5条黑色与淡黄色相间的纵纹,其余部分灰白色,杂有茶褐色斑点。体环数107,环带明显。前吸盘小,颚齿不发达,不吸血,后吸盘圆大,吸附力强,雄、雌生殖孔各位于33/34、38/39环沟间,第5对眼与雄性生殖孔所在环之间相距24环。肛门开口于最末2环的背面。
2.卵叶蚂蟥与蚂蟥主要区别特征:体型中等,背面茶褐色,有黑褐色斑点构成的5条纵纹。颚齿亦不发达。
3.水蛭与以上二种主要区别特征:体长30~50mm,宽4~6mm,背面暗绿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颚齿发达,嗜吸人畜及其他动物血液。雄、雌生殖孔各位于31/32、36/37环沟间,第5对眼与雄性生殖孔所在环之间相距22环。
【药材性状鉴定】
1.蚂蟥:呈扁平纺锤形[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泡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气微腥。
2.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长2~5cm,宽0.2~0.3cm。
3.柳叶蚂:蟥狭长而扁,长5~12cm,宽0.1~0.5cm。
【生境分布】
蚂蟥生活于水田、湖沼中;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型昆虫、软体动物及泥面腐殖质;冬季蛰伏土中。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卵叶蚂蟥与蚂蟥生境相似,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水蛭生活于水田、沟渠中、湖沼中;吸食人畜血;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集加工】
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饮片炮制】
1.水蛭:洗净,切段,干燥。
2.烫水蛭:取水蛭段,照烫法用滑石粉烫至微鼓起。
【性能功用】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内服:1.5~3g,水煎服。孕妇禁用。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蛀。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蛭捕捉器怎么制作吧!
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夏、秋二季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个人觉得不可以吧。因为人的体内是可以对物体进行消化的啊】比如说口腔,就是最初的笑话场所,主要消化的是淀粉,其次的就是胃了,主要消化蛋白质,最后的也就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了就是小肠。它消化什么。。。我忘记了。。。蚂蝗和水蛭,是会被慢慢消化的,再说,人体内的温度是很高的,就算它们不被消化,也会被热死啊,,嘻嘻
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蛭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虽然水蛭在污水中也能生活,但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仍然要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池水,防止池水污染,保证养殖池水体内一定的溶氧量,以确保水蛭快速生长,尤其在7~8月份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适当换水。在养殖水蛭的池塘中,一定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水源,而且不能使用碱性过大的水源养殖水蛭。
一般用于作种繁殖的种蛭,年龄应在2龄以上,体重应在30克左右,要求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摸迅速缩成一团。这样的种蛭怀卵量大,孵化率高。种源的好坏是养殖水蛭成功的其中关键所在。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