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水蛭适应性强,发病率极低,没有暴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干枯病、白斑病、肠胃炎、吸盘出血即水蛭前后吸盘或单个吸盘出血红肿、腹部结块、虚脱症等6大病害。
水蛭6大病害防治方法
1、干枯病
在池塘四周产卵台上的水蛭,如果没有搭遮阳棚,就会因温度过高,湿度偏小而导致水蛭脱水。病水蛭食欲不振、少活动或不活动、消瘦无力、身体干瘪、失水萎缩、全身发黑。防治方法:①将水蛭放入1%食盐水中浸洗,每次10分钟,每日2次;②用酵母片或土霉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③在池周围搭遮阳棚,多放些木块、瓦片(下面有空隙),经常洒水,降温增湿。
2、白斑病
由原生物多子小瓜虫引起。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能平衡,厌食。防治方法:①提高水温至28T:以上,撒人
2%食盐;②用2毫克/千克硝酸汞浸洗患病蚂蟥,每次30分钟,每H2次;③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
3、肠胃炎
由于吃了变质食物或难消化食物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欲不振,懒于活动,肛门红肿。防治方法:①用0.4%磺胺脒唑与饵料混匀后投喂;②用0.2%土霉素拌料(血块)投喂•,③多喂新鲜饵料,不喂变质饵料,并遵守投喂的“四定”原则。
4、吸盘出血即水蛭前后吸盘或单个吸盘出血红肿
该病发生后,很少能够治好和自行康复,主要原因是吸盘是水蛭的运动器官,前吸盘内还有嘴,一钍发生该病,多会导致饥饿、窒息、运动困难而死亡。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拉伤,一个是捕捉时,人工拉伤;另一个是养殖池没有合适的隐藏固定场所[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如茂密的水生杂草,可以缠绕其上的树枝等,水蛭长时间吸附在池壁上,造成的慢性拉伤等。该病多发生在新建蛭池和没有养殖经验的养户。防治的办法是:捕捉时,不要生拉硬拽,在投放蛭种前用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投人蛭池。同时在水蛭池栽种水生杂草或设置隐藏固定物等。
5、腹部结块
多发生在水蛭的生殖孔处或排泄孔处,尤其生殖孔处红肿瘀血发病较多c:该病发生后,导致水蛭进食困难和肿块以后身体运动失调,水蛭在水中运动困难,慢慢死掉。发病的原因,一是在运输过程中压伤造成,由于生殖孔处雄性生殖器骨骼较大,该处最易压伤;二是吸食不易消化的杂物造成;三有可能是水蛭在吸食螺鲫腔液的过程中,把寄生虫吸入体内造成,关于这一点还没有定论。该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在运输过程中,减免挤压。
6、虚脱症
该病在发病过程中没有任何症状,水蛭/H水中运动不好,长时间浸泡水底,水蛭多因虚脱死亡。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水中长时间缺氣或低氧,食物长时间供应不足造成。高密度养殖池和池子过于小、水质不易调节,多发生该病。一但发生该病,多出现大批量死亡,紧急改良水质也不易救活。因此,水蛭养殖者要防止该病的发生,所建蛭池要尽可能大些,水质要经常调换,饲料要充足供应。碱性水质的蛭池,也多发生该病。要定期测量养殖池水的pH,把水质控制在中性或微酸性之间,防止水质恶化等。
8u58药材网 / 2019-07-03 10:32:34
当然有了,最好的700多一公斤,便宜点的500多一公斤,还有就是请不要把亳(bo二声)州打成毫州!
病原为水蛭,俗称蚂蟥,学名中华颈蛭。水蛭牢固地吸附于鳝体上,吸收黄鳝的血液作为营养,而且破坏寄生处的表皮组织,引起细菌感染。患病黄鳝活动迟钝,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在发生水蛭病的养殖池中,常发现黄鳝死亡。此外,水蛭还是黄鳝锥体虫的中间宿主。水蛭可吸附于幼鳝和成鳝体表的任何部位,主要吸附于鳃孔处和体侧吸取寄主血液,其致死率约为10%。防治措施①全池泼洒鑫洋灭虫精
水蛭的生存能力与抗病能力相当强,个别有病的水蛭主要是由于蛭体受外界因素(水体环境、生物因素、人为因素)或自身因素的影响,引起正常新陈代谢失控,扰乱了水豳的正常生命活动,从而导致少量水蛭发生病变。
不会有收获的,黄鳝不会吃田螺。田螺是不少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混养田螺会增大黄鳝感染水蛭等寄生虫的可能。因此,对比利弊,还是不要在鳝池投放田螺为好。
虽然水蛭在污水中也能生活,但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仍然要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池水,防止池水污染,保证养殖池水体内一定的溶氧量,以确保水蛭快速生长,尤其在7~8月份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适当换水。在养殖水蛭的池塘中,一定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水源,而且不能使用碱性过大的水源养殖水蛭。
水蛭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蛭的图片及产地分布吧!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