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为茜草科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我国中部及中南部都有分布,叶色亮绿,四季常青,花大洁白,芳香馥郁,可成片丛植或配置于林缘、庭前、庭隅、路旁,作阳台绿化、盆花、切花或盆景都等也十分适宜,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栀子花种子怎么种植吧!
种栀子花要什么条件?
1、光照:栀子花喜光也能耐荫,在庇荫条件下叶色浓绿但开花稍差。
2、温度:栀子花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也稍耐寒(-3℃)。
3、土壤:栀子花喜肥沃、排水良好、酸性的轻粘壤土,也耐干旱瘠薄但植株易衰老。
4、水分:栀子花喜湿润的土壤和较大的空气湿度,生长期要适量增加以浇水。
栀子花种子怎么播种?
1、选种:选择饱满、色深红的成熟果实连壳晒或晾干作种,挖出种子后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
2、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翻耕1~1.5尺后起畦,每亩施入人粪尿20~30担,待土干后整平畦面,在畦面按6~7寸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寸左右。
3、播种:栀子花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播时将种子拌上火灰均匀的播在播种沟内,然后用细土或火土盖平播种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4、育苗:栀子花播种后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20天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揭去畦面上的盖草,在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进行疏苗,把过密苗、弱苗间去,同时应适当追肥。
5、定植:栀子花秋播培育至第二年秋末冬初,苗高30厘米以上时可以定植[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春播的育苗地到第二年春天苗高达30厘米时即可定植,如未达到30厘米高则继续培育到秋末冬初移植。
栀子花怎么养殖才好?
1、盆土:栀子花是喜酸性的土壤的指示花卉,适宜的pH值为5至6。栽培用土可选腐叶土、泥炭土或沤制锯屑加一半的园土,忌用陈墙土和煤渣,用市售的君子兰土更加方便实用。
2、浇水:栀子花喜湿润的土壤和较大的空气湿度,在4月至9月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通常盆土发白即可浇水,一次浇透。但花现蕾后,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落蕾。
3、施肥:栀子花是喜肥的植物,培养土加3%腐熟饼肥作基肥,生长季节用饼肥加硫酸亚铁沤制的矾肥水每周浇一次,现蕾期浇1次至2次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可使花朵肥大、花香浓郁。
4、光照:栀子花喜光,长期在半阴处也能生长,但花枝较长、花朵较少,除7月至8月中午强光需遮阴和冬季休眠期外,一般都需放阳光下养护,才能花繁叶茂。
5、换土:栀子花于春季3月换土较好,倒盆后剪去部分老根,抖掉一半旧土,用新土栽入盆中后浇透水,放温暖半阴处,有新芽萌动时放阳光下养护。
6、修剪:栀子花每年开花后轻修剪,剪去内膛枝、病弱枝,个别徒长枝短截。但切记栀子花春季不可短截枝顶,否则当年不会开花。
7、越冬:栀子花在我国秦岭一带可露地越冬,但盆栽栀子经严冬后根系会受损害,可将盆花放在5℃左右的冷室使其休眠,保护好根系,放在背风向阳处越冬,春季恢复快、开花早。
8u58药材网 / 2017-09-27 22:07:20
栀子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孕蕾,5月下旬~6月中旬开花,果期7~11月。落果多在花谢后的幼果期( 6月下旬),落果率可达24%~41%;果实膨大期在7~8月;果实着色期始于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
栀子花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菌多自叶尖或叶缘侵入,下部茎叶先发病,感病叶片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淡褐色,边缘褐色,有稀疏轮纹,直径5毫米~15毫米;若发生叶缘处则呈不规则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有同心轮纹,几个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规则大斑,使叶片枯萎;后期产生众多小黑点,埋生于表皮下。
栀子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集中在华东和西南、中南多数地区,喜光也能耐荫,在庇荫条件下叶色浓绿但开花稍差,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也稍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酸性的轻粘壤土,也耐干旱瘠薄,但植株易衰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栀子花种子什么时候发芽吧!
栀子花别称黄栀子、山栀等,叶色亮绿,四季常青,花大洁白,芳香馥郁,又有一定耐荫和抗有毒气体的能力,故为良好的绿化、美化、香化的材料,作阳台绿化、盆花、切花或盆景等都十分适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栀子花叶子发黑怎么办吧!
栀子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用于泡酒,用于泡酒可以将其功效发挥得更好,对身体的保健功能也会更佳。栀子泡酒可起到清热解毒利湿等功效,非常适用于治疗小儿过敏性阴茎包皮水肿。
栀子以果实入药,药材名栀子。味苦,性寒,无毒。 归心、肝、肺、胃经。为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凉血。临床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出血、扭挫伤等疾病。始载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魏晋年间《名医别录》载卮子生南洋川谷。九月采果,暴晒。”明代《本草纲目》载:“卮子叶似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