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100公斤,
白芨块茎快繁技术方法
1、育苗床的处理:将泥沙放在最低层,泥沙层高度为4cm,喷酒1%的多菌灵,在泥沙土上放入营养土,营养土层高度为6cm。
2、外植体的选取与预处理:选用白芨的假鳞茎上芽体作为培养材料,将白芨块根去掉根须,再将白芨小块茎分别,经洗洁精和自来水洗净,置流水下冲洗20分钟后,置于75%酒精中处理30秒,切去外植体变色的部分后备用。
3、丛生芽体诱导:将白芨小块茎在一面用刀划二到三下,深度达到1-3.5cm,加入育苗诱导液中处理8min,其中含有0.4%赤霉素、0.5%多菌灵、0.8% 6- 苄氨基腺嘌呤。将白芨小块茎平放在育苗床上,用刀划过的地方朝上,培养温度23-27℃[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每天光照16小时,光照强度1200LX,湿度控制在70-85%,培养20天。
4、白芨苗根系培养:喷洒育苗培养液,其中含有1.0% NAA( 奈乙酸)、0.5%多菌灵,一周喷洒二次,每亩喷洒100kg,培养温度23-27℃,每天光照12 小时,光照强度1000LX,湿度控制在70-85%,培养18 天。
5、白芨分株培养:将白芨小块茎取出,用刀将各个芽分开,但不损伤与芽相联的根系,放入草木灰中混合20min,移栽到富养土中,培养温度23-27℃,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900LX,湿度控制在70%,移栽25 天,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6、后期管理:每年4 月份左右移植大田后,6-9月份用两层遮阳网进行覆盖,并采用滴管方式进行补水,进入11月份后用地膜进行保温保水,大田湿度控制在60% ;温度控制在25℃。到第二年3月份左右去除地膜,采用以上方式进行白芨栽培管理;若发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洒;若发生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若缺肥时在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
8u58药材网 / 2019-07-09 09:52:51
白芨在我国的自然分布水平范围跨度较大,地理坐标在北纬18.23~35.30和东经75.18~123.00之间,原产地大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陕西、甘肃等地,因此其为广域分布种。由于长期的野生白芨资源破坏比较严重,人们盲目的挖采,分布范围有所减小,但在四川、贵州、湖南、安徽、云南等分布较多,并相对稳定。
白芨粉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胃经。质粘敛涩,可散可收。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肺痨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瘰疬,痔漏,烧烫伤,手足皲裂,肛裂。
白及别称甘根、紫兰等,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白芨的块茎,广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其市场价格逐年高涨,可谓是中药材中“明星”、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芨一亩要多少种苗吧!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芨种子市场价格及繁殖技术吧!
白芨属野生三类小药材,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资源正在逐步枯竭,供求矛盾和价格的逐步攀升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芨的种植前景和种植效益吧!
白及的作用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药用、做糊料、观赏用。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