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地黄疫病表现为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先发病,叶片上先从叶缘形成半圆形、水渍状病斑,后病斑愈合,蔓延至叶柄,叶柄腐烂,导致整株萎蔫。在大田,根腐病、疫病两种病害混合发生。6月中旬可见零星病株,成片蔓延速度很快,尤其在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积水、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严重[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有时甚至因此造成地黄绝收。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地黄采用起垅种植,增加大田的通风透气性。
2、防止田间积水,严格控制土壤的湿度。
3、在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淋灌。
4、播种时用10%多毒水剂每亩4千克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6千克进行土壤处理,在发病初期用大生(M-45 ) 600倍液和雷多米尔水剂交替进行叶面喷洒3~4次,间隔7~10天1次,在喷洒此种药液时保证药液渗到茎基部,也可用50%敌克松500倍液淋灌2~3次,间隔7~10天1次。
8u58药材网 / 2019-08-01 09:47:09
牡荆肿爪跳甲成虫将地黄叶片咬成圆形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幼虫啃食叶肉,贴着地面的叶片受害严重,亦为害心叶,将其污染成黑褐色。雌虫能边交配边取食,在受到惊吓时跳起。6月中下旬开始为害,地头较为严重,地中间受害较轻,为害期可持续至10月。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内涝或灌区发生比较严重;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适宜生存温度为15℃~25℃ 。小地老虎为害时期在地黄苗期(5~6月)。
一般服用药物都是白天服用,所以可以在餐前一个小时服用,利于药物吸收。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品,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吧!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含有地黄素、强心甙、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糖类等物质,所以具有强心、利尿、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目前地黄的繁殖是用根茎进行长期的营养繁殖,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存在耗材量大、病毒感染、品种退化等问题,从而使地黄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致使优质地黄药材生产供应缺口较大。
玉竹,熟地黄,麦冬,枸杞,山茱萸一起泡茶的作用?这些药主要是滋阴调养脾胃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