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含有地黄素、强心甙、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糖类等物质,所以具有强心、利尿、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目前地黄的繁殖是用根茎进行长期的营养繁殖,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存在耗材量大、病毒感染、品种退化等问题,从而使地黄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致使优质地黄药材生产供应缺口较大。
外植体的采集及处理
在秋季(9~10月)的时候挖取地黄地下直径约1.0 cm左右、无病虫害的健壮根茎,用洗涤灵和自来水冲洗干净,切成1.0~1.5 cm长的根段。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漂洗30 s,0.1%升汞消毒7~8 min,无菌水冲洗5~6次。
诱导外植体生长与分化
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用灭过菌的剪刀或解剖刀去除接触过消毒液的断面,露出新鲜组织。将根段及时接种到培养基MS 6-BA 0.05~2.0 mg/L NAA 0.01~0.5 mg/L上。注意不要下端朝上。接种好的材料在温度24℃左右、光照12 h/d、光照强度1 500 lx下进行培养。接种1周后,开始在根上露出黄绿色芽点,15 d左右长出不定芽[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30~40 d后芽长到2.0~3.0 cm。
继代增殖
将上述芽苗取下,接种到培养基MS6-BA1.5 mg/LNAAO.1 mg/L上,10 d后芽苗基部产生芽丛(3~5个),20~30d后新芽长至1.0~2.0 cm左右。每30d左右继代一次,增殖系数控制在3倍左右,在保持芽苗良好增殖同时,获得壮苗。
生根与移栽
将高达3.0 cm左右、生长健壮的无根苗分成单株接种到培养基1/2MS NAA 0.05 mg/L上,一般15 d后可产生大量根系。当根长约1.0 cm时,便可驯化移栽。方法是先将试管苗置于温度25℃、湿度75%的玻璃温室中揭盖炼苗3 d,然后用镊子轻轻从瓶内取出小苗,用稀释0.125%~0.142%药液的百菌清洗去残留的琼脂培养基,再移栽到经过消毒处理的基质(珍珠岩:蛭石=1:1)中。移栽后温度保持24~25℃、湿度80%以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地黄生长周期为140-160天。地黄的种植多采用根茎分段繁殖,从根茎播种到形成新的根状茎,其整个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为幼苗生长期、抽薹开花期、丛叶繁茂(块根伸长和膨大)期、枯萎采收期四个时期。
地黄的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别称生地、怀庆地黄、小鸡喝酒等,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我国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地黄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吧!
由于地黄性凉,凡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忌食;寒性体质的人也尽量不要食用;对于阴虚肠躁便秘不可食用,否则会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生地黄忌与萝卜,葱白,薤白,韭白一同食用。地黄忌用铜铁器皿煎服。尽管生地黄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但长期服用生地黄会上火,从而导致败血,因此不可长期服用。
建议去当地中医院问问医生
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含有地黄素、强心甙、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糖类等物质,所以具有强心、利尿、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目前地黄的繁殖是用根茎进行长期的营养繁殖,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存在耗材量大、病毒感染、品种退化等问题,从而使地黄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致使优质地黄药材生产供应缺口较大。
地黄根腐病有轻、重两种类型,发病轻的病株,仅地下部块茎和须根部分变褐,形成环状腐烂,种栽(俗称老母) 和茎基无病症,地上部生长正常;重病株,种栽先发病,向下蔓延至块茎,向上侵染近地面的茎基,腐烂变褐,造成地上部叶片萎蔫。在大田,根腐病、疫病两种病害混合发生。6月中旬可见零星病株,成片蔓延速度很快,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积水、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严重,有时甚至因此造成地黄绝收。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发病严重。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