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蒺藜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蒺,由疾字演化而来,即快;藜,由利字演化而来,即锐利。本植物的果实由数个斧状的分果瓣组成,每个分果瓣均有锋快锐利的长短刺各1对,故名蒺藜,又名刺蒺藜。因其果实呈白色,故又名白蒺藜。
【药材历史考证】蒺藜,原名蒺藜子。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云:“多生道上而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长安最饶,人行多著木屐。今军家乃铸铁作之,以布敌路,亦呼蒺藜。”《本草图经》曰:“黄白色,类军家铁蒺藜。”《本草衍义》曰:“蒺藜有两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墙上。有小黄花,结芒刺。……治白癜风。”李时珍曰:“蒺藜叶如初生皂荚叶,整齐可爱。刺蒺藜状如赤菜根子及细菱,三角四刺,实有仁。”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蒺藜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茎由基部分枝,平卧,长达1m左右。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或对生,长1.5~5cm;小叶3~7对,小叶片矩圆形,长6~15mm,宽2~5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斜,近圆形,全缘。花小,黄色,单生于叶腋;花梗短;萼片5;花瓣5;雄蕊10,生于花盘基部,其中5枚较长,与花瓣对生,另5枚较短,在基部外侧有鳞片状小腺体;子房上位,卵形,通常5室,柱头5,线形。果五角形,由5个分果瓣组成,成熟时分离,每个果瓣成斧形,两端有长短不等的硬尖刺各1对[8u58药材网www.carvon.com.cn],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花期5~7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气微,味苦、辛。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黄绿色。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散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联结。石细胞长椭圆形或类圆形,成群。种皮细胞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30t~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8~20um。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5g,加水20ml,水浴加热15分钟,滤过。取滤液5ml,置具塞试管中,强烈振摇后,放置15分钟,泡沫无明显消失。(检查皂苷)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20ml,浸泡3小时,滤过。取滤液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加浓硫酸数滴,呈红紫色。(检查皂苷)
【生境分布】生于荒丘、田边、路旁及河边草丛中。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以北最为常见。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饮片炮制】
1.蒺藜:除去杂质。
2.炒蒺藜:取净蒺藜,照清炒法炒至微黄色。
【性能功用】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内服:6~9g,水煎服。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霉。
8u58药材网 / 1970-01-01 08:00:00
这几种药物没有什么用药禁忌的,可以放在一起服用,但是放在一起具体治疗根本就不清楚,没有任何临床意义,不会说都有白可以美白建议最好是对症用药,没有疾病千万不可乱吃药
苍耳、蒺藜和鬼针等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身上长满了针刺或倒钩,依靠人或动物的沾钩把它们送到远方去安家落户。
像这样的情况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找出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因为很多皮肤病的症状都一样,都可以出现像您这样的情况,他可能是不适应那里的环境引起的皮肤过敏、也可能是湿疹等,为了确诊一下到底是什么皮肤病,建议您去医院让有经验的大夫给您仔细的检查一下,找出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可能有影响。生地黄有微毒,功效是利尿的;菟丝子,白蒺藜是清热的;蛇蜕,地肤子是燥热的。妇女怀孕首先要补血,安睡,补充营养。
© 2016-2025 carvon.com.cn 中医词典在线查询 8u58药材网
豫ICP备16010184号